腦科學揭示3個輕鬆高效學習法:用「遺忘」提高你的記憶力

 


鏡子物語:學習從來不是苦差,而好方法能讓快樂加倍。

我身邊的人都有這樣的感慨,人一過了三十歲,記憶力就變得越來越差。想學點東西,但是學了就忘,想進步提高,但是找不到好方法。我們責備自己靜不下心來,不專注、不刻苦,但最新的腦科學研究卻告訴我們,「刻苦已經過時了。」

我們一直認為,遺忘、懶惰、分心,這些都是打擾學習的敵人,其實,這些也能成為幫助我們學習的「大好人」。美國心理學家本尼迪克特·凱里通過一系列研究告訴我們,為什麼學習最好的不是最用功的學生,並給我們指出了一條輕輕鬆鬆就能取得好效果的學習途徑。


不要費力記住,要遺忘式學習

對於想要擁有好記性的人來說,最苦惱的莫過於會「忘記」。一般的觀念認為,忘記了,就是壞事。但事實並非如此。

腦科學專家指出:如果大腦是一部學習機器,那它一定是一部古怪的機器,對於學習和記憶力來說,遺忘,不僅不是學習的敵人,還有相當大的正面作用。

遺忘的一個正面作用是「垃圾信息過濾」功能,這使得大腦能夠專注於某一件事,只讓該出現的信息出現於腦海。遺忘的另一個正面作用是:促使大腦努力對信息進行回憶、提取,而這個過程反過來又促進了大腦的記憶。

大腦的學習過程更像是一種肌肉鍛鍊:我們每次努力提取被「遺忘」的信息時,大腦就經受了一次鍛鍊,就像做引體向上,首先會導致你的肌肉細胞受損,但是等休息一天後再度做這個動作時,肌肉卻已經因昨天的受損而變得更加強壯了。


人和人之間記憶力的差別,不在於記住的能力,而在於記憶「提取」的能力。

腦科學專家指出,記憶是不會「丟失」的,人腦能夠記住任何東西,其儲存的東西可供300萬套電視節目同時播放。這一量級的空間足以儲存我們漫長一生中每一秒鐘的所見所聞。準確地說,「丟失」了的其實只是我們一時無法提取出來的記憶而已。

相比於儲存能力,提取能力往往很靠不住。它可能依賴於某種特定環境的激發,依賴於你潛意識裡的東西。比如在公共汽車上,你無意間聽到某個手機響了,是「嘎嘎」的鴨子叫聲。這時,你也許會想起某個朋友的手機也是這種鈴聲,也許還會因此想起很久以前,你在農村見過的排成一排的小鴨子。而其實你的記憶里儲存的與「嘎嘎」聲相關聯的東西還有千千萬萬,可此時卻都逃過了雷達的掃描。

一般來說,我們在提取某項記憶的時候越是大費力氣,那麼在得到之後,該項記憶的提取能力以及儲存能力就飆升得越高,也就是學得越紮實。心理學中將這一條法則稱為「必要難度」。

如此說來,要提高我們的記憶能力學習能力,我們不妨先「忘記」,再「提取」。這是已經被一系列研究成果驗證過的新理論,被稱作「遺忘式學習」。



方法1:不要固定而安靜,要變換場所學習

我們通常認為,學習,需要一個固定而安靜的場所,以免受到各種干擾。但心理學家通過對環境與學習效果之間關係的深入研究,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:經常變換環境,更有利於記憶的提取。

「如果能還原到最初學習時的場景中,記憶效果會更好。」很多心理學實驗都驗證了這個說法。但有一位心理學家史蒂文·史密斯卻在一項實驗中發現了例外情況:還原「安靜」的環境對學習成績的幫助不大

他在實驗中,把54名大學生分成兩組,用10分鐘學習一份有40個單詞的詞彙表。其中一組學生在播放著爵士樂的教室中學習,另一組學生則在安靜的教室里學習。兩天後,這些學生被叫回來,在沒有任何預告的情況下,重新分組進入有音樂和沒有音樂的教室,接受記憶考核。

考核結果顯示:那些在爵士樂教室學習並考試的學生成績最好,比在爵士樂教室學習而在安靜教室考試的學生成績高出一倍,這證明了環境還原對記憶的提示作用。而有意思的是:在安靜教室里學習並考試的一組學生,成績最差。這用原來的理論就解釋不通了。

史密斯認為,這也許是因為缺乏任何能起到提示作用的信息來誘發「還原」效果。這次實驗證明,與有音樂背景的學習環境相比,安靜的學習環境顯然過於蒼白了些,過去我們關於要「安靜」學習的說法是值得懷疑的。正相反,學習時周圍若能有點什麼,比如響著音樂,要比什麼都沒有更好。

事實上,從大腦對信息的吸納特點來說,學習時,我們吸納到腦海里的東西比我們能意識到的要多很多,比如音樂、光線、周圍的色彩等等,其中一部分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記憶提取能力。只不過,這些環境中的提示因素都是以潛意識的方式在影響我們,都是些抓不住、摸不著的東西。

如果能夠對這些提示因素善加利用,必將大幅提高我們對學習效率。這裡有一個訣竅,就是多換幾個學習場所。不要只在固定的安靜的環境中學習,換一個完全不同的房間,一個完全不同的時間段,去公園,去樹林,去一家不同的咖啡店,聽不同的背景音樂。這些改變將成倍地增加與記憶內容相關聯的提示元素的數量,使記憶更容易被提取出來。



方法2:不要長時間集中,要分散學習

一般觀念認為,愛學習、會學習的人,都是能「坐得住」的人。就是他們能夠長時間進行集中專注的學習。但「遺忘式學習」理論告訴我們,分散式學習,才是實現長期記憶的法寶。

分散式學習,更常用的說法叫「間隔效應」,顧名思義,就是把一次集中學習打散成數次學習,並拉開每次學習之間的時間間隔。你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,也不需要更刻苦地學習,而你記住的東西不但會更多,而且還能更長久。這種方式特別適用於全新內容的學習與記憶。

舉例來說,假如有人對你一口氣連說三遍「詹姆斯·門羅是美國第5任總統」,你能記住一小會兒;假如那人每隔10分鐘對你說一遍,也說三遍,你就能記住很長一段時間了。再比如,同樣是背15個英語單詞,你今天學10分鐘,明天再學10分鐘,一個星期後,你能記起來的單詞,肯定比一天一口氣學20分鐘要更多。

1982年,一個名叫彼得·沃茲尼亞克的19歲波蘭大學生做了一個實驗。他搜集了需要背誦的3000個英文單詞、1400條英文的科學資料作為資料庫,然後將其平均分成三個大組,嘗試著用不同的時間間隔來複習,兩天、四天、一星期、兩星期等等,並做了詳細的跟蹤記錄。

他很快注意到一些規律。他發現,第一次學習過後,一個新單詞能記住一兩天;如果第二天複習一次,那這個新單詞能再記一星期;如果一星期時間到了再複習第三遍,那這個詞能記住將近一個月。

為什麼拉開每次學習的時間間隔,能對學習效果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呢?按照「遺忘式學習」理論,這個現象就說得通了。記憶的關鍵不在存儲,而在於提取。拉開時間間隔,造成了適度的「遺忘」,而從遺忘中努力提取記憶的過程,鍛鍊了大腦的記憶能力。部分的遺忘能使得隨後的學習效果被加強,正如肌肉練習也是先消耗後增長一樣。

那麼,什麼樣的時間間隔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呢?對此,沃茲尼亞克寫道:「間隔應該儘可能長,以維持最低限度的重複頻率,間隔也必須足夠短,以確保知識還仍然能記得住。」他發現的最佳複習間隔是:第一次學過之後,一兩天之內複習一次,然後過一個星期再複習,過一個月再複習。之後,複習間隔可以拉得更長。

這個理論也告訴我們,當我們第一次接觸新知識時,無需第一天就花整整1小時甚至幾小時去努力學習,因為很可能的結果是,到了第二天,你只記得寥寥幾個術語。你可以把這樣的「首次接觸」當作是跟對方隨意打個招呼、稍微認識一下,而且只花20分鐘的時間,因為在第二次「會面」時,你會抓住更多的東西。



方法3:不要臨時抱佛腳,要先考考自己

我們都有過考試前點燈熬夜,臨時抱佛腳的經歷。這樣的方法有時很奏效,能讓我們取得還不錯的成績。但缺點就是記得快,忘得更快,考試一結束,學到的知識就都還給老師了。如果你真想學到點什麼,記住點什麼,最好的方法不是臨時突擊應考,而是在每次看書複習之前,先考考自己。

很多人害怕考試,因為以往總有這種情況:明明已經很努力學習,還是會考場失利。對此,本尼迪克特·凱里告訴我們,這其中真正的緣由不在於學得不夠努力,也不在於我們沒有善於考試的「基因」,而是我們誤判了自己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。

這個「熟練度錯覺」正是導致我們學習效果低下的罪魁禍首。我們以為既然今天輕易就記住了這些數據、公式、概念,那明天或者後天也一樣能記得住。這種「熟練」錯覺非常強烈,以至於我們覺得既然已經「拿下」了某次作業或某個課題,那再去複習也就沒什麼用了。

依據「遺忘式學習」理論,心理學家找到了克服熟練錯覺的最好方法,就是給大腦增加一些「必要難度」:在每次複習之前,先不要看書,而是要先回憶一下書中的內容,先考試,再學習。你的大腦越是費盡力氣地挖出某項記憶,你對其再次學得的程度也就越深。

威廉·詹姆斯早在1890年就說過,「我們的記憶有一個奇怪的特點,即主動的回想比被動的重複效果要更好。學到差不多的時候最好先放一放,然後儘量用心去回想剛才的內容,這樣的學習效果比直接再看書要更好。而如果我們直接再看書,那麼下一次很可能還是離不開書。」

心理學家阿瑟·蓋茨通過實驗得出結論:「要獲得學習與背誦的最佳搭配效果,最恰當的比例是閱讀和學習只占30%。」這是首次以嚴格的尺度,對科學界認為最有功效的學習技巧進行了驗證。

背誦、回想,其實就是考試,是自我測驗。為了消除「考試」一詞可能引起的消極情緒,心理學家將這種自測改稱為「記憶提取練習」。不管你是學生還是上班族,只要你想學習進步,想提高對知識的記憶力,都可以隨時隨地多做這種練習。


img

本尼迪克特·凱里提出的「遺忘式學習」理論,顛覆了我們對一些傳統學習方法的認知,讓我們不再害怕遺忘,教我們如何更輕鬆、更靈活、更高效地學習。這些方法都很簡單,我們不妨現在就用起來,讓自己的大腦得到最好的鍛鍊。


轉載至:七稜鏡2010 作者: 王和




留言